15849298599

若你遍读唐诗宋词,就会发现煮蔓菁无处不在

0 2022-09-22

中国许多骚人墨客都喜欢吃煮蔓菁。若你遍读唐诗宋词,就会发现煮蔓菁无处不在:

宋·陆游有诗名《夜雨》:

  江边依旧钓舟横,万事何曾有一成?

  空忆庐山风雨夜,自吹小灶煮蔓菁。

宋·陆游还有《病小愈喜晴》:

  云边采药喜身轻,灯下观书觉眼明。扰扰已空浮世事,依依还作苦吟声。又为天地几年客,顿觉轩窗三日晴。深媿山童怜寂寞,风炉传法煮芜菁。

宋·苏轼 也爱吃煮蔓菁,《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》说:

  我昔在田间,寒疱有珍烹。常支折脚鼎,自煮花蔓菁。中年失此味,想像如隔生。谁知南岳老,解作东坡羹。中有芦菔根,尚含晓露清。勿语贵公子,従渠醉膻腥。

东坡先生卜居南山之下,服食器用,称家之有无。水陆之味,贫不能致,煮蔓菁、芦菔、苦荠而食之。其法不用醯酱,而有自然之味。盖易具而可常享,乃为之赋,辞曰: 

  嗟余生之褊迫,如脱兔其何因。殷诗肠之转雷,聊御饿而食陈。无刍豢以适口,荷邻蔬之见分。汲幽泉以揉濯,搏露叶与琼根。爨鉶錡以膏油,泫融液而流津。

  汤蒙蒙如松风,投糁豆而谐匀。覆陶瓯之穹崇,谢搅触之烦勤。屏醯酱之厚味,却椒桂之芳辛。水初耗而釜泣,火增壮而力均。滃嘈杂而麋溃,信净美而甘分。登盘盂而荐之,具匕箸而晨飧。助生肥于玉池,与吾鼎其齐珍。鄙易牙之效技,超傅说而策勋。沮彭尸之爽惑,调灶鬼之嫌嗔。嗟丘嫂其自隘,陋乐羊而匪人。先生心平而气和,故虽老而体胖。计余食之几何,固无患于长贫。忘口腹之为累,以不杀而成仁。窃比予于谁欤?葛天氏之遗民。

  苏以“煮蔓菁、芦菔、苦芥而为食之”,不是他好这口儿,而是因为“水陆之味,贫不能致”,因贫困而不能享受山珍海味,而蔓菁之类野菜“盖易具可常享”,易得而能常享,故“无患于长贫”,不怕如此贫困下去,反正是饿不着。《菜羹赋》是苏东坡在黄州(今属湖北黄冈)时所作,在此他曾自己开荒种地,“东坡居士”别号也是这么来的。说不定他吃的菜就是自己种的呢!

  尽管如此乐观面对困境,对贫穷如此不屑,但字里行间仍流露出一丝内心深处的不平和淡淡伤感。他叹曰“嗟余生之褊迫,如脱兔其何因?”追问自己,生活窘迫的何以像一只逃跑的兔子?苏东坡一生坎坷,宦海沉浮,因自己的政治见解,言辞举止不合时宜或与当朝相悖,重则投之牢狱,轻则贬谪他乡。苏东坡只为坚持一己之见,不随声附和,而不被所容,遭排斥打击。追问乃其愤懑之声。

  苏东坡心很细,做什么都讲究科学合理。一个菜羹制作记述其每一个环节。菜羹的制作与食用搁今天看是符合绿色与健康的。洗则“汲幽泉以揉濯”,用山泉水刷洗蔓菁,毫无疑问煮菜羹更是用泉水。而今尚好的茶叶都难用真正山泉水来泡,更甭说洗菜了,或许在深山僻壤人家还有可能。

  菜羹何时用武火,何时改文火,拿捏得恰到好处。并特别说明“谢搅触之烦勤”,即忌讳搅来搅去。“屏醯酱之厚味,却椒桂之芳辛”即不放醋、酱、花椒、桂皮之类的调味料,估计盐也不能放,没说到这一点,但从其“信净美而甘分”的“赞”来看,确实连盐都没放。如此才会清纯甘美,存其本味。苏东坡牛啦!“与吾鼎其齐珍”觉得这菜羹可与王侯鼎食有一比,其潇洒豪放之性格可见一斑。最后以“葛天氏之遗民”之典来比喻自己是快乐无忧之人。苦中作乐,面对人生困境洒脱之态跃然于纸上。


download5

包头市爱尚菜食品研发加工有限公司

电 话:15049280359

电 话:15849298599

邮 箱:ascjccom@126.com

地 址: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哈业胡同镇哈业胡同八村154号

版权所有 @ 包头市爱尚菜食品研发加工有限公司
蒙ICP备2022003224号-1
蒙公网安备15020702000346号

sitemap